close

連翊翔/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近期國文課綱對文言文的調整引起了一些話題。文言文作為一個沿用數千年的書寫系統,允許了貫通古今、極其大量的歷史、思想得以被記載下來。若從全人類的文化保存角度來看,絕對不該廢除。可是呢,今日國文課綱的調整並沒有廢除或禁止文言使用的情況,大喊政治考量、去中國等等,實在是有點搞不清楚狀況。所謂的「國文」指的就是「國語」這個語言的書寫系統,而「國語」指的也就是現代華語。當然,最近各原住民族的語言、客語也經由法律的增修成為了國家語言,或許這是「國文課綱」應該與時俱進的部分。然而,「文言」從來都不是國語,於法沒有被包含在國家語言。而文言其實就是「上古漢語」,但是只剩下文字系統,語音系統只能勉強推測。所以說呢,文言本來就不應該出現在國文課中,因為它根本就不在國家語言裡,不能算是「國文」。或許會有人質疑「難道文言和白話不一樣嗎?」。現在通常談的文言(上古漢語)、白話(現代華語)。從語法上來看,有明確的差異,其中最明顯的地方之一在於「述補結構」的有無。所謂的述補結構舉例而言,像是「吃飽」、「叫醒」,上古漢語中幾乎沒有像「吃飽」這樣的詞彙組合,「食」的後面要接上什麼東西,或是變成「食物」的意思,後面接對於它的描述。而這不是唯一的語法差異,更不是唯一的差異,其他還有構詞、概念形成等等不同。依據上面舉出的差異,我們可以知道文言(上古漢語)、白話(現代華語)不是同一回事。兩者之間有一些明顯的差距,不能以為現代華語屬於國文,有歷史關聯的上古漢語同樣會屬於國文。當然,文言不會因為不是「國文」就失去了作用,我們應該正視它的價值。以下我提供兩點建議:文言既然不是國文,那就不應該維持這種詭異的關係,應該另外分出一科,區別目標,並予以專業化。目前中國文學系所能擔負得起文言教學的師生實際上不多,尤其語法部門特別缺乏,應予以補強。當下以為默背即可習得文言的教學,大致就是因為古漢語語法知識的長期缺乏而致。文言作為一種既存的自然語言,我們絕不應該任意輕視,認為它只能守舊。輕視文言,就好比認為說河洛話的人都是粗人一樣,輕率且缺乏語言知識。但是我還是必須提醒,評價通常不是空穴來風,要是重視文言的人們只想要靠著「國文」的假名繼續這樣得過且過,那比例總有下降成零的一天,屆時文言大概就會從臺灣的視野中消失了。所以為了文言好,我想還是請文言準備離開國文課,現在就重新開始認真打拼吧!



來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70828/1192052/​國文系畢業生:為了文言好還是請文言退出「國文」課吧內視鏡拉皮內視鏡隆乳水滴型隆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的頭像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my876harwn的部落格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