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張馨方/《蘋果》國際觀察員(美西)今年三月底, Netflix推出了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視劇《漢娜的遺言》(13 Reasons Why,中譯《十三個原因》),一推出便造成轟動。故事的一開場,觀眾便知道女主角漢娜自殺了。接著用近乎懸疑推理的方式,觀眾隨著漢娜以第一人稱的陳述,看著她因為在高中最後一年轉到新的學校,從一開始交朋友的不順利,到被造謠,被背叛,被性侵,最後因為看不到活著的理由而自殺。十三集,十三個令人坐立不安的理由,一個血淋淋的結局。我用了三天把這十三集一口氣看完,因為在這部片推出的兩周之內,我輔導的高中個案們 (都是華裔,來自不同學校),每一個學生都主動地跟我提到這部片,說他們朋友同學也都看過了,大家都在討論,因為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能認同到劇中的某些經驗。可惜的是,這些華裔學生的家長,都不知道這部片。經我建議後,他們還是說 「這些事不會在我家發生」而拒絕面對這些議題, 繼續與小孩身處的文化脫節。 美國媒體的報導,則是普遍說師長們會擔心學生們看了這部片會情緒受到負面影響,甚至導致有被霸凌或被性侵經驗的人也想去自殺,所以希望家長能和小孩一起看這部片,藉此當作溝通的管道,多了解高中生的內心世界。這部片之所以強大,正因為它把高中生及大學新生常碰到的殘酷的人情現實和心理掙扎赤裸裸的呈現出來,挑戰觀眾去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不能置之身外。就如同性侵不只是侷限於一個侵犯者對受害者的行為,社會上普遍的男尊女卑性別歧視或是把女性物化的價值觀也是共犯。自殺影響到的也不只是放棄生命的當事者,還深刻影響到他們的至親,朋友,師長等人,而這些人投射在當事者身上的期望與夢想也一併蒸發。這部片更提醒著家長,這些 「電視電影裡的劇情」, 其實很可能發生在我們自己小孩的身上,只是小孩他們不會主動告訴我們。常有人會問我,到底為什麼自殺的人會選擇自殺? 大部分的人,若在新聞上看到某則某名人自殺的消息,多半是一陣唏噓,然後便出現常見的評論: 「怎麼那麼想不開?」「明明就是很成功/漂亮/有錢/高材生還自殺」「有勇氣去自殺怎麼沒勇氣去活?」「不夠堅強」 等等。曾經,我也在報紙上看到我的高中好友變成了這樣的一則新聞,我好憤怒,覺得沒有人資格做任何的評論。而我們這些當事人的親友,則是在不斷的自責中,試著去回想去理解到底是在哪個關卡疏忽了關照。在我處理的有自殺傾向的個案中,其實他們都很努力的在找活下來的理由。想走絕路的原因很多;有時候是因為接二連三的打擊太多,或是有身心病一直沒好好治療,或是長期失眠大腦已經無法用一般邏輯思考,或是憤恨不平無法看到希望。 也有很多時候,所有理由都不再重要,他們就是累了,身心耗竭無人能理解的疲累,大腦裡千絲萬縷變成一片麻木的累,他們開始覺得一死了之才是愛的表現,不想再給家人負擔。我總是會對有自殺傾向的受輔導者說: 「你想結束的其實不是你的生命,你只是想結束你現在所深陷的痛苦,只是你的大腦累了,一下子看不到出路。你不孤單,我會陪著你,一直到你看到你的生命還是可以有其他的選擇。」美國的醫學報導指出,每個人一生當中,至少都會得兩次到三次的憂鬱症。如果在憂鬱的期間,有那找不到活著的理由的感覺,請一定要找專業人員協助,讓他們引導著再次看見希望。如果身邊有親朋好友有自殘或自殺的傾向,請多鼓勵她們說出心裡的感覺,多陪伴,但少給直接的建議,因為可能會讓她們覺得 「你不懂」而更封閉。自殺者,通常想結束的是痛苦,不是生命。但是最終卻是結束了生命,而留下了痛苦。 人ㄧ生的修行,難免有想不明白生命的意義的時候。但是請給自己多些時間。只要活著,就會找到出路。

更多張馨方專欄


引用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70625/1147275/【帕薩迪那的心事】想結束的是痛苦,不是生命gucci台灣官方網站gucci包GUCCI皮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的頭像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my876harwn的部落格

    郭可蓉診委仆謹法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